刊名中的文化精神

谢泳

   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作家、学者,很少没有办过报纸、刊物的,他们生活的时代,还是一个有事可做的时代。那时办报纸和办刊物是文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。我们今天从故纸堆中翻看那些过去的报纸杂志,有时会生出很多感慨来,那是一个虽然政治上波动很多,但在文化上却有相当自由的时代。别的不说了,就说那时刊物的名字,如果我们见得多了,也不免会有许多联想。我个人以为,一张报纸也好,一本杂志也好,它的名字总是能反映出编者的一些个性和价值取向的,而在整体上,刊物名字的风格,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。
    说到中国的现代文化,鲁迅和胡适总是绕不过去的人,他们是同时代人,也可以说是朋友,但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,我们现在还不好下一个简单的结论,说要鲁迅,还是要胡适。鲁迅我们是一直要的,胡适我们是一直不要的,不过这十多年来,我们还是进步了很多,能够公正看待胡适了。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胡适的文集,有关胡适的书,我们现在是不难看到了,但要走近这个中国现代文化的伟人,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。
    鲁迅是办过杂志的,不过多是文学杂志,如《莽原》《奔流》《未名》《北新》等,鲁迅给杂志起名字是有他自己习惯和风格的,一般是两个字,多带有象征意味的名词。这些名词,一看就是代表被压迫者情绪的,很有革命的色彩,要冲决一切罗网。
    胡适也是办过很多杂志的,但他办得多是政论和文艺相结合的周刊,如《每周评论》《努力周报》《现代评论》《独立评论》〈读书杂志〉等等。胡适是说多研究一些问题,少谈一点主义的人,也曾经说过二十年不谈政治,但他办杂志时,总喜欢“周刊”,喜欢“评论”,胡适参与的杂志,多数是政治和文艺都有的,可以说他是一个要议政的人。他和鲁迅的风格是不同的。
    任何文化的承传都不会是无源的,现在可以回想一下了,我们这么多年来,在办杂志这一点上,是要鲁迅呢,还是要胡适?不说内容,就说杂志的名字,我以为我们还是选择了鲁迅,而抛弃了胡适。鲁迅用过的那些杂志名字,可以说,我们后来都用过了,而且现在还在用。我们都知道,文革时期,红卫兵办报和组织战斗队时最喜欢用的名字,都是从毛泽东诗词和毛主席语录中来的,如“井岗山”“经风雨”“百万雄师”等等,从语义学的角度看,红卫兵文章的文风,有两个来源,一个是毛泽东,一个就是鲁迅,这是一个事实判断,我们是可以从行文、用词以及引文出现的频率上以统计方式算出来的,我们只要随意找一篇红卫兵风格的文章来分析,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,至于怎样评价这个事实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而九十年代,在杂志的名字上,我注意到我们已经有了回归胡适传统的迹象。胡适传统在四十年代杂志上的体现就是由“努力”“独立”“现代”过渡到了“客观”“观察”“新路”这些更为中性和客观的名字。九十年代,中国思想文化界最为突显的一个词就是“独立”“自由”,而现在报纸杂志用“独立”“观察”“客观”“现代”来做栏目标题已成风气,那种大而空,抽象、晦涩的名字是少见了。在广州,已经出现了〈现代评论〉这样的杂志,在北京也出现了〈北京观察〉这样的杂志,这虽然是一个杂志名字的变化,但其中也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的取向,据说一家名为“独立评论”的杂志也正在酝酿之中。

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