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他们的岁月》到《我家》

谢泳

     最近看了两本书。一本是《他们的岁月》,作者彭小莲,当年胡风集团案重要人物彭柏山的女儿。一本是《我家》,作者遇罗文,遇罗克的胞弟。
    这两本书都是非常私人化的回忆文本,但却传达出了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精神。最好的回忆录是有细节的回忆录,这两本书就是以细节见长的。
     彭柏山在当年胡风集团案中是特别有名的,他在文革中被迫害至死。彭柏山在胡风一案中,可能是当时职位最高的一位,他是出身于新四军系统的作家。在那个时代的军人群体中,相对说来,新四军是文化水平较高的,它的将领和战士中出过许多文化人。彭柏山就是一位。这些文化人最后的结局,从象征的意义上说,就是彭柏山的岁月。他们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,但正因为他们纯洁的理想,他们的岁月就更有悲剧色彩。革命和知识有时可能达成平衡,但最终却以冲突呈现。两本书的特点是平淡,是对“他们岁月”的简单陈述,但作者的情绪和他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却是准确的,他们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“精神”。
   
遇罗文的《我家》,读了让人感到特别悲凉,一个那么单纯的家庭,一群那么善良的人,却在特殊的时代里经历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类似于“古拉格”式的生活。他们家六个成员中,出了两个右派,一个因为敢于独立思想而被枪杀,加上姐弟两人的牢狱生活,作者说,一家四人都和当年北京一所著名监狱成了伙伴。
    遇家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工商业家庭,他们的父母都是留学日本的工科和商科学生。对于政治并无兴趣,只是想以实业谋生的平常人家。但就是这样的日常生活,他们最后也丧失了。
        这两本书的作者,天各一方,没有任何联系。一本在北京出版,一本在上海出版。但我还是希望读者能把他们放在一起看,因为他们之间确实有内在的联系。
   
    一个时代对社会生活的影响,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而日常生活的典型就是家庭。我提到的这两本书,就是两个家庭的日常生活,但他们那样的日常生活,却负载了很多时代内容。这两个家庭的生活,在相当的意义上,恰好是中国现代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家庭。
   
    彭柏山是一个出身贫困的知识分子,但他对知识有非常强烈的向往,他努力读书,靠了自己的聪明和勤奋,最终成了一个作家。在革命队伍里,像他这样有知识的军人,在那个时代并不是很多,按说他们这些人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,但在五十年代初,像彭柏山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,最后也不能和他的时代达成平衡,因为那时代对于知识分子似乎总是不信任,革命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,其它类型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更可想而知了。《他们的岁月》叙述的就是这样革命知识分子的家庭。他们在五十年代最初的岁月里,还有过一些平静的生活。在彭小莲笔下,她的童年是那个年代革命干部家庭常见的生活,在平静中有一些特权。但这样的生活,对于彭柏山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,也只是暂时的。
   
    遇家不同于彭家,他们没有革命的资历,他们是普通的工商业者,遇家父母都是知书达礼的人,他们代表中国现代社会中那些中层群体,他们是非常本份的,只希望生活能够平静,在政治上没有特殊的追求,他们渴望的是国家能让他们平静地活下去,但他们这样的要求,在那个时代里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达到。遇家从“三反”“五反”,到反右和文革,无一幸免,这个家庭的命运是有象征性的,就像彭家一样,虽然历史选择不同,但他们最后的命运却是相同的。鲁迅说过,革命是让人活的,而不是让人死,可彭家和遇家的命运却是他们失去了平静的日常生活,他们为日常生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对一个时代的评价,要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这样的生活才是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。
 (《他们的岁月》  彭小莲   上海文艺出版社  2000年3月)
( 《我家》      遇罗文  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  2000年月5)